干货分享辨证识机新法

作者/尤虎、苏克雷 

导读:本文是尤、苏二位医生共同揣摩十余年的心得,将八纲浓缩为虚实两纲,认为辨虚实是所有辨证方法的核心,创立辨证识机新法——虚实经络藏腑病机辨证法,试图建立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辨证体系。尤医生说,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辨证识机新法

虚实经络藏腑病机辨证简表

临证表现

辨证

病性

自因

他因

六淫

七情

其他

病位

经络

藏腑

演变

病起于**

病机

**证

预后

方剂

**汤

药物

**治法

**治法

效果

一、虚实经络藏腑病机辨证

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变以及转归,辨证最为重要。在辨证中,识病机最为关键。简称:辨证识机。识机,非知机。段玉裁认为“知”是:“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病机的基本要素是病性和病位。病性即虚实;病位即经络藏腑。辨证识机的核心就是辨虚实与辨经络藏腑。

虚实经络藏腑病机辨证述要简表

病性

辨证识机

病位

经络

藏腑

二、虚实

虚实代表病性,辨证识机的第一要义就是辨明“虚”、“实”。对虚实把握的关键在于十大生理要素:卫气营血津液精髓阴阳。

虚实辨证:

虚证:卫气营血津液精髓阴阳虚。虚按照程度区分又分为五个等级:

不足、虚弱、亏损、枯竭、亡脱。其中,气除了五个等级以外还有气陷证。

实证:自因致实,他因致实。自因致实即十大生理要素的郁滞;他因致实包括六淫、七情、其他三因(食石虫)。

虚实辨证精要简表

十大虚证(卫气营血津液精髓阴阳)

自因致实

郁滞

他因致实

六淫、七情、其他三因

七大常见自因致实:卫气营血津髓阳实。

卫自因致实,即卫闭;气自因致实,即气郁(滞);营自因致实,即营郁;血自因致实,即血瘀;津自因致实,即湿水饮痰;髓自因致实,即髓瘀;阳自因致实,即阳郁。

十六他因致实:卫气营血津髓之六淫,以气为代表的七情,其他三因食石虫。

卫气营血津髓之六淫:

卫之六淫,即卫风、卫寒、卫暑、卫湿、卫燥、卫火(热);

气之六淫,即风气、寒气、暑气、湿气、燥气、火(热)气;

营之六淫,即营风、营寒、营暑、营湿、营燥、营火(热);

血之六淫,即血风、血寒、血暑、血湿、血燥、血火(热);

津之六淫,即风痰(湿水饮)、寒痰(湿水饮)、暑痰(湿水饮)、痰(水饮)湿、燥痰(湿水饮)、热(火)痰(湿水饮);

髓之六淫,即髓风、髓寒、髓暑、髓湿、髓燥、髓火(热);

六淫的本质是人体所处的不同状态:

风是浮散态;寒是凝结态;暑是蒸腾态;湿是黏着态;燥是收敛态;

火(热)是焦灼态;六淫是他因致实的重点。

以气为代表的七情:即(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涣散)、(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

气的变化通常会带动血的变化,血随气行。

其他三因:食积(燥屎)、结石(息肉)、虫积。

临床上的疾病通常是既有虚证又有实证,即虚实夹杂,需要一一辨别,权衡标本缓急后,再下结论。

虚实辨证实用简表

虚证(五大等级:不足、虚弱、亏损、枯竭、亡脱)

常见实证

卫虚

七大常见自因致实

卫闭

气虚(气陷)

气郁(滞)

营虚

营郁

血虚

血瘀

湿、水、饮、痰

津虚

髓瘀

阳郁

液虚

十六他因致实

卫之六淫

卫风、卫寒、卫暑、卫湿、卫燥、卫火(热)

精虚

气之六淫

风气、寒气、暑气、湿气、燥气、火(热)气

髓虚

营之六淫

营风、营寒、营暑、营湿、营燥、营火(热)

阴虚

血之六淫

血风、血寒、血暑、血湿、血燥、血火(热);

阳虚

津之六淫

风痰(湿水饮)、寒痰(湿水饮)、暑痰(湿水饮)、痰(水饮)湿、燥痰(湿水饮)、热(火)痰(湿水饮)

髓之六淫

髓风、髓寒、髓暑、髓湿、髓燥、髓火(热)

以气为代表的七情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

其他三因

食积(燥屎)、结石(息肉)、虫积

三、经络

经络藏腑代表病位,辨证识机的第二要义就是辨明“经络”“藏腑”。在“经络”“藏腑”中辨“虚”“实”。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

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孙络、浮络。经络中最为关键的是经脉。经脉中最为关键的是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

十二经脉: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奇经八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

经络与病变部位的辨别至关重要,尤其要注意经络循行部位,以及其所联系藏腑与病变的关系。

经络的循行部位是辨病位的关键之一,其要点是辨别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中的督任冲带四脉,合计十六脉。

经络简表

经络

经脉

十二经脉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阴肾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胆经

足厥阴肝经

奇经八脉

督脉

任脉

冲脉

带脉

阴维脉

阳维脉

阴跷脉

阳跷脉

十二经别

十二经筋

十二皮部

络脉

十五络脉

孙络

浮络

四、藏腑

经络藏腑代表病位,辨证识机的第二要义就是辨明“经络”“藏腑”。在“经络”“藏腑”中辨“虚”“实”。藏腑系统由五藏、心包和六腑组成。

五藏,即肝心脾肺肾。六腑,即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

在五藏之中,“肝”实际上是人体解剖的脾脏;“脾”实际上是人体解剖的肝脏。六腑中的实体三焦,实际上为:上焦:甲状腺和胸腺;中焦:胰腺和肾上腺;下焦:前列腺、精囊腺、睾丸(男性),卵巢(女性)。

藏腑的具体解剖定位不是辨证识机的重点。藏腑的功能表现失常才是辨别病位的关键。临床上的疾病通常涉及多藏腑,需要一一辨别,权衡主次后,再下结论。

五、虚实经络藏腑病机辨证的要诀

辨证识机是治病的首要前提。

病机的基本要素是病性和病位。

病性即虚实,是辨证识机的第一要义。

辨病性是识病的起点,也是治病的终点。

病位即经络藏腑,是辨证识机的第二要义。

辨经络的循行部位与藏腑的功能表现是辨病位的关键。

辨证识机的核心就是辨虚实与辨藏腑。

临床上多见虚实夹杂,藏腑同病,需要一一辨别,权衡标本缓急、主次先后,尽量用一元论辨析,力求辨证简洁。

临床上的症状和体征是复杂的。单一症状或单一体征必然会涉及多种病性和病位的可能,究竟如何才能做到辨证简洁,这就需要将不同症状和体征进行多次归类和组合,直至出现最简洁的病机解释,尽量用一元论辨析,力求辨证简洁。

三九到了,在临近春节期间,北京华仲歧方中医研究院准备举办姚博士整脊研修班(1月27、28号),欢迎报名,有意者请加文老师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skm.com/wadzz/1262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