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医生粉碎的医学谣言
治癌症有奇方?
食物相克、宿便“杀手”、死于酸性……这些一度流传的医学谣言走出微博,又走向 连日来,记者经过调查发现,本来是熟人之间交流工具的 因此,记者搜集了在 谣言
“癌细胞是在严重缺水下形成的”
这个帖子开头写道:在国外,医院让你打吊针,你还没有超过60岁,请跟医生说“NO”。
因为“身体是这样防御的”,从打喷嚏到得癌症一共要经过9个步骤———打喷嚏,咳嗽,乏力及没有食欲,发烧,过敏,溃疡,纤维化,硬化或疤痕化,癌变、肿瘤化。
在第九个步骤“癌变、肿瘤化”里,帖子写道:“细胞为了适应新的环境只有突变,癌细胞是在严重缺水、缺氧、缺营养的情况下形成,从一个癌细胞发展到绿豆大小需要10~15年时间,而从绿豆大小发展成鸡蛋大小只需要一年,癌症的潜伏期最少都有10~15年时间。”
造谣者的结论是:“在从打喷嚏到癌症的这9步中,每走一步,我们只要听听身体的声音,多喝水,注意休息,给足细胞所需的原料,身体会自己去修复,我们才可以优雅地老去,而不会被病痛折磨至死。”
医生辟谣
缺水致癌、喝水防癌都是谬论
市二院内科主治医师朱琦分析:这是一种典型的“移花接木”写法。前面的8个步骤都没错,是科学的医学知识,但第九个步骤里就错误百出了,癌细胞的形成是因为遗传、不良生活方式、情绪等多方面因素,肯定不是因为体内严重缺水、缺氧和缺营养而形成,而“从一个癌细胞发展到绿豆大小需要10~15年时间,从绿豆大小发展成鸡蛋大小只需要一年”这句话也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因此,造谣者推断的“缺水导致癌变,多喝水就能防癌”这个结论肯定是不成立的,而“在外国看病,医生建议只喝白开水”更是无中生有的谬论。
谣言
“癌症已经有解———维生素B17”
发帖者在开头就称:“癌症在几十年前早就有解了,只是真相一直被隐瞒,直到因特网的发展,这个解答才渐渐流传开来。”
他这样分析癌症的成因:“身体内有许多细胞还处于原生胚胎期的阶段,这些细胞是用来修复组织的,依照特别的形态遗传刺激,它们可以分化为身体的任何组织、器官、血液或头发。当我们的身体受到损害,动情激素便会刺激这些细胞来修复受伤的地方,修复好了则由胰腺酵素来关掉修复工程。如果没有关掉这个修复动作,这些细胞就会因不断地分裂修复而形成肿瘤或癌症。而这时饮食中如有足够的VitB17(维生素B17),它就能提供身体的第二道防线,但如果免疫系统低落,又没有摄取足够的VitB17,癌症就慢慢潜伏形成。”
因此对付癌症,发帖者给出的方法就是———“在短期内尽可能摄取到最大量的B17。”
发帖者推荐通过苦杏仁来摄取“B17”,“成人每日10粒来预防癌症,每日30~50粒为癌症病人的营养补充品。”
“其他含丰富VitB17的有:桃子种仁、苹果种籽、美国枣子种仁、李子种仁、樱桃种仁、及油桃种仁。此外还有,小米、荞麦、夏威夷豆、竹笋、绿豆、利马豆、青豆、某些品种的豌豆等等。”
医生辟谣
服用“维生素B17”会增加氰化物中毒几率
百度词条显示:“维生素B17”并非B族维生素(因为它的任何组成部分都不能作为辅酶)。它在化学上是两种糖分子,即苯甲醛和氰化物的化合物,名为苦杏仁苷,作为药剂,又称做Nitrilosides,取自于杏仁。美国癌症协会警告那些在互联网上听信传言的病人:几十年来的临床研究证明,此化合物没有任何支持抗癌的证据。服用此“补品”只会增加氰化物中毒的几率,甚至出现死亡。苦杏仁苷类的物质本身无毒,但当它们被β-葡萄糖苷酶代谢分解后,就会产生有毒的氢氰酸。
朱琦说,他从没听说过有“动情激素”这个物质,估计是发帖者为了吸引眼球编造的。
谣言
“抗癌蔬菜功效有排名”
有发帖者重新列了一份“十大致癌食物黑名单”:第一名是葵花子、第二名是口香糖,第三名是味精(谷氨酸钠),第四名是猪肝,第五名是河粉、板条、米粉、粉丝,第六名是腌菜、萝卜干,第七名是市售瓶装鲜果汁,第八名是皮蛋,第九名是臭豆腐,第十名是油条。
还有一份“抑癌蔬菜排行榜”:熟红薯98.7%,生红薯94.4%,芦笋93.9%,花椰菜82.8%,卷心菜91.4%,菜花90.8%,欧芹83.7%,茄子皮74%,甜椒55.5%,胡萝卜46.5%,金花菜37.6%,荠菜35.4%,苤蓝34.7%,芥菜32.9%,雪里蕻29.8%,番茄23.8%。
记者研究了半天也没搞明白这百分比指的是什么,大概就是代表抗癌功效大小的意思吧。
医生辟谣
抗癌能力百分比不可能计算出来
市二院营养科科长徐斌斌分析,味精的谷氨酸钠成分过量使用增加患老年病的风险,但并没有致癌风险;粉丝如果不合理加工、导致明矾过量,长期吃会影响钙吸收,但没有致癌说法,但如果正规的加工,就没有这个问题;油条如果使用回锅油,确实有致癌的因素,但我们一直提倡吃市面上的放心油条……
她告诉记者,其实对于癌症病人,医生一般不会提出太多的禁忌食品,因为相比于摄入微量的不健康元素,癌症病人的营养更加重要,因为放化疗以及疾病本身都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及时补充营养,尤其是优质蛋白是非常重要的。“曾有一位老年肿瘤患者到香港求医,医生建议‘饥饿疗法’,说可以把癌细胞‘饿死’,结果一段时间以后,人非常虚弱,肿瘤也不断增大,在我这里精心调养许久才逐渐恢复正常。”
此外,徐斌斌认为这份抗癌蔬菜排行榜也不靠谱,如上所述,任何饮食疗法都只能对治病起辅助作用,而非决定手段,最多只能算“抗癌的伙伴”,抗癌能力百分比更是不可能算得出来的。
儿童药说法多?
谣言
“小儿退烧慎用美林!”
发帖者以“一位妈妈的亲身体验”开头,讲述了“上个月带儿子斑斑去澳洲前染上秋季腹泻的亲身经历”。
她说“儿子在飞机上‘火山爆发’,9个小时的飞机用完了8张纸尿片,到最后我只好在飞机上问带宝宝的乘客借尿片来应急,一路又吐又拉,脸都绿了,下了飞机就医院了!最后确诊是病毒性腹泻,排除了合并耳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和肺部感染之后,医生说OK,你只需要给他喝水就行了,不需要任何治疗……”
澳洲医生告诉她,美林里含有布洛芬,它对于儿童而言是不安全的,它会引起肾脏损害,特别是由于腹泻引起的发烧,如果处在脱水状态引起的肾脏损害还更加严重,甚至是不可逆的,往往家长本身是不能正确判定宝宝是否处于脱水状态,所以吃这个药退烧相当危险。
医生辟谣
服药都有风险应遵医嘱
医院小儿科主任李志飞告诉记者:
首先,染上腹泻的宝宝如果在9个小时里一直又吐又拉,并且没有及时补液,不脱水的可能性很小。
其次,小儿退烧药的确要慎用,这里的“慎用”有两重解释,一是发热原因多种多样,在原因不明时使用,有可能掩盖病情,应该等医生确诊后再使用;二是一定要按说明书的间隔时间来服用,如果体温升得过快,可以配合物理降温,否则可能对人体产生副作用。
因此,这里的“慎用”并不是文章所指的那层意思。
其实,大多数药物都会对肝肾产生潜在损伤,这是服药的潜在风险,但除了极少数身体敏感的人,会因为服用药物而引起急性肾功能损伤,一般身体都可以将药物正常代谢掉。美林也和其他退烧药一样,吃多了或者吃得太过频繁肯定不好,但如果因为高烧不退而引起抽搐等现象,那么对肾功能的危害会更大,甚至产生脑部损伤。
谣言
“小孩子吃一次抗生素7天不发育!”
发帖者先摆明观点:“小孩子现在感冒生了病吃什么药呢?吃抗生素。你会发现抗生素越吃越厉害。厉害程度是我们不敢想象的。”
不输液,小孩感冒了怎么办?
发帖者举了个例子:“我们小时候感冒了怎么办?下一碗细挂面,打上两个鸡蛋,点上一点儿香油。喝了这一碗细挂面汤,接着大人再熬一碗姜汤水,趁热的时候喝下去,然后盖上大被子睡上一觉,第二天早上出了一身臭汗,感冒好了。按照我们古老的方法治感冒是绝对没有副作用的。”
小孩为什么不能吃抗生素?发帖者说,“因为吃一次抗生素七天不发育。‘不发育’就是指他的五脏六腑,身体的所有部分都不往外长。所以,今天我们成年人,为什么站起来有的高、有的矮、有的胖、有的瘦?这里面除了遗传的因素外,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小时候体弱多病吃了太多的抗生素所致。”
医生辟谣
抗生素该用就用
医院药剂科杨青雅主任药师说:输液的风险在于,和口服或肌注用药相比,输液是直接侵入人体体内的一种给药方式,少了人体的多道屏障,从这个角度来说,建议大家别动不动就输液。但也不要因为这一观点就讳疾忌医,必要的输液治疗用不着恐慌。
市二院内科主治医师朱琦分析,感冒了就下一碗细挂面,喝一大碗姜汤,这些在风寒感冒初期的确是有好处的,但说用这个来治病,就夸张了,“首先,如果是风热感冒,那么根本就没有用处,其次,感冒的类型和症状非常之多,甚至流脑、禽流感这种严重疾病初期的症状也是类似的,所以对这些日常常见的症状,大家也不能掉以轻心,有加重趋势时要及时就诊。”
宁大附院小儿科主任李志飞说,“吃一次抗生素七天不发育”的说法,她在从医生涯中从未听说过,抗生素的确有一些副作用,但对生长发育没有影响,而且只要按照医嘱吃抗生素,是安全的。
月经期很可怕?
谣言
“月经期间排出的毒素足以杀死一只小白鼠”
发帖者称:“女人在月经期间体内会产生一种毒素,经临床验证足以杀死一只小白鼠。如果你想害死你老婆,那就在她经期时候跟她吵架吧。”
“经期排血是排毒,也会流失大量营养,免疫力下降,自身调节能力变弱,因此,女性很容易生气,她变得敏感是生理的敏感导致精神敏感,控制情绪能力下降。如果在经期期间她和你吵架,会瞬间引发子宫肌瘤,卵巢囊肿。还要记住、女人平时生气、气会瘀在胸部,久之易导致乳腺增生,形成乳腺疾病。”
医生辟谣
没有那么可怕
医院中医科主任娄海波说,乳房肿块、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很多是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引起,这其实是平时日积月累造成的,生气也确实是一种影响因素,但并不能说女性月经期是非常可怕的时期,瞬间引发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也是不可能的。不过,女性在月经期免疫力等会有一定下降,易出现情绪波动等情况,需要适当休息、规律作息。
救急病有偏方?
谣言
“按耳朵就能治百病”
发帖者首先写了牙疼后吃芬必得不管用、捏耳垂才止疼的“亲身经历”。
接下来,他便引申为“按一按耳朵就能治百病”。因为“人的耳朵确实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如果我们把耳朵上的主要穴位连起来,其形状恰似倒置于子宫中的胎儿。而人体各器官和组织在耳朵上都有相应的刺激点,一旦受到疾病侵犯,耳上的某个特定穴位就会产生预警信号。因此,当刺激某个耳穴时,就可以诊断和治疗体内相应部位的疾病,很多中医高手还可以通过观察耳部皮肤颜色的深浅变化,有无凹凸变形、脱屑,毛细血管是否充盈等现象来协助诊断疾病……医院里也可以见到医生在患者耳朵上某个特定的穴位埋药籽或埋针,以此治疗各类疾病。”
哪些疾病可以靠按耳朵来治疗?
发帖者称:牙龈肿痛按耳垂;心绞痛按下耳窝;打嗝按上耳窝;失眠上下耳窝都要按;四肢疼痛揉耳轮。
其中,他提醒,在心绞痛时,“首先要保持镇定,不要惊慌,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最好抬高上身,然后可对下耳窝进行按压。方法是,将食指放到耳孔处,拇指放到耳的背面捏揉。这是最简便有效的急救方法,可以迅速缓解心绞痛,度过危险期。”
医生辟谣
急救不能信偏方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耳朵与人体的各个部位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用中医按摩法经常按摩耳朵,可以刺激耳朵达到温暖全身的目的,能够调理气血脾胃。
但按耳朵肯定不能“包治百病”,更不可能成为某类疾病的急救手段。
市二院内科主治医师朱琦告诉记者,前几天他的朋友晚上牙疼,因为记得在朋友圈里看到过捏耳垂可以止牙疼的文章,便在家捏了很长时间,没想到牙疼没有缓解,反而越发厉害,医院就诊,才知道自己得了牙根炎,光靠按耳垂是不管用的。
二院心内科主任江隆福说,心绞痛就是心肌缺血或者心肌梗死,正确的急救方法是平躺休息,并服用硝酸甘油,如果超过15分钟还不缓解,就要立即拨打电话。对于“按耳朵可以缓解心绞痛”的说法,他表示闻所未闻,应该是伪科学。
治百病用食疗?
谣言
“洋葱和香蕉比药还有效”
记者发现, “饭前香蕉百病消”讲的是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山崎正利利用动物试验,比较了香蕉、葡萄、苹果、西瓜、菠萝、梨子、柿子等多种水果的免疫活性,结果证实其中以香蕉的效果最好,能够增加白血球,改善免疫系统的功能,还会产生攻击异常细胞的物质TNF(肿瘤坏死因子)。在黄色表皮上出现黑色斑点的香蕉,其增加白血球的能力要比表皮发青绿的香蕉强8倍。
香蕉能治疗的疾病包括抑郁症、贫血、血压高、脑力、便秘、宿醉、心绞痛、胃溃疡、帮助戒烟、中风等等,总之几乎没有香蕉治不好的病。
同样神奇的还有洋葱,它的功效包括:预防骨质疏松比相关药物还有效;预防胆固醇过高;分解脂肪;预防胃癌;对抗哮喘;治疗糖尿病;防治失眠;防治鼻塞;可防御室内空气里的细菌。
和这篇文章类似的是一篇题为“请放一颗洋葱在房间里!”的帖子,前阵子在 还有各种神奇的民间偏方,例如“差点失传的糖尿病奇方”,竟然只需黄豆2斤、鲜姜1斤切成片加香醋4斤,食用3月后血糖就将恢复到正常值。”
医生辟谣
饮食疗法不能治病
市二院营养科科长徐斌斌说,饮食疗法的基本观点———任何疾病,它只是一种预防、辅助手段,临床上不会将其作为治疗手段,健康饮食是自身健康的追求,但迷信某种饮食能够起到治疗作用是万万不可的。
马铃薯、洋葱、香蕉等,这些食物确实营养丰富,但它们对疾病的治疗都只能起辅助药物治疗的作用,要靠某种食物治好某种疾病是不可能的,例如,香蕉富含钾,临床上对血压高的病人营养方面会建议其高钾低钠饮食,多吃点香蕉是有益的,但若不结合临床控制血压药物的使用和低盐饮食的辅助,那对疾病的控制肯定会出现反面效果。
是怎样产生的?
记者发现,这些医学谣言通常都推荐一个公众 今年5月,央视晚间的《国内焦点》节目中,以《微波炉的“秘密”》节目批评了 万里学院副教授郭鉴告诉记者,最近他也在 随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skm.com/wazlyy/11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