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院一位盲人尿毒症患者的故事
当患者王梅(化名)听到医生告诉她诊断结果时,她想死的心都有了!
虽然自己看不见,但她分明已经感觉到身旁的丈夫身子在微微地颤抖。“医生,真的是尿毒症?”丈夫怯怯地再次问道。医生肯定的回答,让夫妻俩的心霎时坠入了冰窟……
这不啻是一个撕心裂肺的晴天霹雳!
尿毒症究竟是怎么回事儿,他们不太明白;但他们听别人说过:得了这种病,一辈子就要靠换血来维持生命,代价贵得惊人;要是没钱继续换血,那就只能等死!自己怎么就这么苦命?怎么就得了这种绝症?
患者王梅在家感到恶心,经常呕吐,心慌,憋气,本以为熬熬就过去了,没成想情况越来越严重,全身渐渐浮肿起来,晚上已经痛苦得不能平躺下来。在丈夫的好说歹说、生拖硬拽下,王梅医院就诊。
比他们更着医院肾内科的医生,透析室吴主任一边安慰着夫妻俩,一边迅速联系透析室给王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并告诉他们:医院的条件已经今非昔比,医疗条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肾内科的透析室,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由原来的一台透析器,已经发展到拥有30多台先进的透析器以及CRRT、血液灌流器等各种高端设备一应俱全,尿毒症病人不再因为没有机器治疗而遗憾终生,透析费用有国家的各种补助也不再昂贵,尿毒症不再是绝症了!现在尿毒症病人通过透析治疗,能存活10年左右,有的病人更是长达15年之久,每年从死亡线上被拉回来的病人不计其数,还定为潍坊全域航空直升机医院,现在的医疗条件医院差!“你们就安下心来,积极配合我们医生进行治疗,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护士长热情地把王梅搀到门口,带着王梅夫妇去透析室……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王梅的症状渐渐好转,便转到了门诊继续进行定期透析治疗。
医院透析交通不便,加上饮食不规律以及疾病的消耗,王梅的透析并发症随之而来,心衰、尿毒症心肌病、肾性高血压、高钾血症,酸中毒等等不断摧残着她本就虚弱的身体——她,成了肾内科的常客。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眼眶凹陷的王梅日渐憔悴,每次来都是郁郁寡欢,情绪低落,常常低着头不说一句话,在病房里一个人呆呆的坐着,透析完后要坐在候诊室好长时间才默默离开。她那单薄瘦弱、孑然而坐的身影,看着就让人心疼。透析室和肾内科的医生护士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丈夫不在的时候,就经常主动轮流帮她去买饭,给她喂饭,搀扶她去洗手间,帮她清理呕吐物……渐渐地,医院医护人员的份内事。每一次,王梅都会朝热心帮助她的医护人员点点头,以表示感谢。
“点滴爱意三春暖,一片真情润心田!”医护人员的关爱,给了盲人王梅战胜病魔的勇气,给她黯淡的生命之旅带来了光明!
随着医疗改革步伐的快速推进,为了解决尿毒症透析费用的问题,医院按照国家推行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相关政策,帮助患者申请门诊慢性病报销。尿毒症属于重大疾病,可以享受大病保险报销,并且可获得一定比例的补偿。这一系列举措,解决了尿毒症治疗费用的大问题,让他们可以按时、有规律进行透析,不用再为多透析一次还是少透析一次而纠结不已。王梅就是这些惠民政策的受惠者之一,愁云从她和丈夫的脸上消失了,笑容重又回到了他们饱经沧桑的脸庞。
因为路途遥远,王梅每次来透析治疗,都要转几次车,走不少路,来回奔波很是辛苦,经常是早来晚走,透析过程长达4-5小时,有时连饭也吃不上……考虑到像王梅这样没有陪护人的病人还有很多,为了切实解决他们的困难,自年,医院专门拿出3辆救护车,免费到患者家门口接送病人,免费给尿毒症病人配餐。现在的王梅,透析规律,饮食规律,透析并发症少,来医院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
又一次在透析室看到王梅时,她的脸上洋溢着动人的光彩,深陷的眸子里藏着无限希望。当听到有人说话时,她会咧嘴笑笑,嘴里念叨着:“好!真好!国家政策好,医院对我好,医生护士的心眼好!我要好好活着……”
.....................
王梅说得没错!医院从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到诊断治疗的技术水平;从医院的硬件设施,到国家的惠民政策……一切都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变得越来越好!!!
她的眼睛虽然看不到,但她的心早就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党的光辉、改革开放的辉煌,把她的心里照得暖洋洋,把她的生活照得亮堂堂!
通讯员:孙洪芹编辑整理:宣教科
投稿邮箱:xjk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skm.com/wazlyy/12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