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回春,妇产科成功救治一例卵巢黄体破裂
2月7日上午,医院妇科门诊接诊一位患者,26岁,由于前一天下午搬挪东西,感觉抻了一下,当时没太在意,到了第二天早上,患者突发腹痛难以忍受,来我院就诊。门诊医生请妇产科李亚芹主任会诊,李主任通过对病情的询问及查体后,马上为患者做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血,做尿妊娠试验,呈阴性,确诊为卵巢黄体破裂,马上为患者办理住院,安排急症手术,打开腹腔,患者腹内大量不凝血及凝血块,李主任马上为患者行患侧卵巢修补术。通过李亚芹主任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患者病情及时做出了诊断,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避免了因大量出血而危及生命的严重后果。
术后小编到病房进行探访,患者现病情平稳,患者的母亲激动地对小编说:“多亏李主任救了我的女儿,及时作出诊断,做了手术,肚子里都是血,后果都不敢想呀!太感谢了!”
卵巢黄体破裂是妇科常见病之一,诊断、治疗一旦延误,会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自李亚芹同志担任妇产科主任以来,提高了我院诊治妇科疾病,尤其是妇科手术的水平,减少了妇科病人转诊率,为解决百姓“看病难”做出了积极贡献。
祝愿患者早日康复!
下面小编科普一下关于黄体破裂知识
黄体破裂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好发于14~30岁的年轻女性,因此,有人称之为“青春杀手”。其实,黄体破裂对人的危害因人而异,临床症状及表现也有很大差别。有的可能仅有突然的但很轻微的一侧下腹疼痛,破裂黄体内的毛细血管自行愈合,流出的少量血液也自行吸收,不留任何后遗症。有的则可能发生剧烈难忍的腹痛,为继发黄体内的血管破裂,血液流向腹腔,造成持续性腹痛,严重者可因此发生出血性休克,表现为大汗淋漓、头昏头痛、血压下降、四肢冰冷等,如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黄体是在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后,卵泡塌陷,留在卵泡内的颗粒细胞及卵泡膜细胞肥大、增生,内含黄色类脂质,故称“黄体细胞”,并逐渐形成黄体。在排卵后一周,黄体发育至最高峰,直径可达1~3厘米,内层布满丰富的毛细血管。此时,如果卵子受精,则这种一般性黄体变为妊娠黄体,能继续维持到妊娠4~6个月才开始退化;如果卵子未受精,黄体即开始退化,逐渐形成白体,直至萎缩、消失,再过4~6天,月经来潮,卵巢中又有一个新的卵泡发育。由此可见,黄体破裂最易发生在月经中后期的一周内。
自动破裂:
正常情况下,黄体内有少量出血,但如果出血太多,就可能增加黄体内的压力,从而发生自发性破裂。有人认为,血管黄体化期间,功能不全,易发生黄体内毛细血管出血,从而导致黄体破裂。
外力作用的破裂:如下腹受到撞击,以及剧烈跳跃、奔跑、用力咳嗽或解大便时,腹腔内压力突然升高,可促使成熟的黄体发生破裂。此外,性生活时女性生殖器官扩张充血,黄体内张力升高,加上男方动作粗鲁,女方下腹部受到强烈的冲击,也可导致黄体破裂。
总之,育龄妇女在月经中后期一周左右时间内突发下腹剧痛,应考虑黄体破裂的可能,及时请妇科医生予以会诊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姓名:李亚芹
职称:副主任医师
年毕业后一直从事普外科工作,现担任妇产科主任,医院进修培训,擅长普外科、妇科多发病、常见病诊治,能够独立完成普外科、妇产科常见病手术,对普外科、妇产科急危重症抢救有独到见解。
素材来源:李亚芹
出品:客服部
作者:王爽
摄影:王爽
编辑:王爽
往期精彩:
保护自身权益,莫因占小便宜吃大亏!
全国最生气的名字,亏他爸妈想的出来!
春节过后,医院迎来就诊小高峰
世界级“小偷”,路人都看傻了!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skm.com/wacs/9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