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痛竟是卵巢黄体破裂月经前后,建议

刘军连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147810.html
                            

原创知妹腾讯医典她知

上周,我突然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说她19岁正在读大学的女儿,体育课时突然下腹痛,医院就诊,被诊断为“附件包块”,还有不少盆腔积血。

朋友担心坏了,医院做手术,同时也很紧张地问我:“女儿还没谈朋友,怎么出这种事情?”

到了晚上,她们医院,急诊考虑是卵巢黄体破裂,收到了我的病房。

一圈检查下来,我发现小姑娘的血压脉搏都正常,脸色也挺红润,血色素正常,B超提示盆腔积血没有比之前增加,考虑出血已经自己止住,暂时观察,没有着急手术。

平稳住院两天就出院回家了。之后1个月来复查B超,附件包块也自己消失了。

小姑娘幸运地躲过“一刀”,不过女性卵巢里的这个“黄体”,确实也闯过不少祸。

临床上,“黄体破裂”是与“宫外孕”齐名的妇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好发于14~30岁的年轻女性。

因此,也有人称它为“青春杀手”。

说起黄体,10个女生估计有9个从来没听说过。

黄体之所以神秘,是因为它不是一直存在,而是随着激素变化,悄悄来,悄悄走。

正常情况下,育龄期女性每个月经周期,卵巢内会有一个卵泡发育成熟。

(卵巢示意图)

排出卵子后,卵泡的功能还没结束,它的破口随即封闭,形成黄体。

黄体的作用是产生雌孕激素,刺激子宫内膜生长,为“播种”的受精卵准备肥沃的土壤。

排卵后7~8天(月经周期第22~26天)时,黄体体积达到最高峰,直径可达2厘米。

如果没有怀孕,黄体就会慢慢萎缩,雌孕激素水平也跟着下降,失去了“营养”的子宫内膜撑不住,就脱落形成月经。

大多数时候,卵巢黄体的直径约1~2厘米,如果没有怀孕会自己萎缩消失。

但少数情况下,黄体会达到3厘米或者更大[1],缺乏弹性,表面有血管爬行。

在排卵后的数天到下次月经来前,也就是月经前一周左右,黄体的大小和血流通常达到高峰,就像一个容易炸掉的气球。

如果此时下腹受到撞击,剧烈跳跃、奔跑,做仰卧起坐或举重等运动,甚至用力咳嗽或解大便,就有可能使盆腹腔的压力骤然增加,进而使黄体受压破裂,血管撕裂,导致出血[2,3]。

(黄体破裂示意图)

这种内出血,肉眼虽看不到,血液却会聚积在肚子里,刺激腹膜,引起肚子痛(破裂后为一侧剧烈腹痛)、恶心、呕吐、想要大便、肛门坠胀[4]。

少数人因激素水平波动,子宫内膜部分脱落,还会出现阴道流血[4]。

很多时候,黄体破裂只是小血管出血,自己会止住,如果病情稳定,可以不用手术,采取卧床休息、抗感染止血等保守治疗[5]。

就像前面提到的那位小姑娘,腹腔的积液可以被身体吸收掉,也不会有明显的后遗症,更不会影响怀孕。

如果出血较多,可以进行腹腔镜微创手术来治疗,吸出血液后进行缝合止血,手术会尽量保留卵巢功能,对卵巢进行缝合修补[6]。

但如果黄体破裂引起了大量出血,治疗不及时,引起了贫血、休克(头晕、乏力、晕厥),抢救难度大,可能就需要输血输液,做开腹手术清除黄体、止血。

这种严重的宫腔腹腔积血,可能导致继发性的膀胱盆腔炎,手术也可能引发盆腔粘连,进而导致输卵管粘连,增加宫外孕、不孕的风险[7]。

因此建议,出现黄体破裂的类似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避免治疗不及时导致的严重后果。

黄体破裂的诱因大多是腹腔压力增加的情况,以及较大幅度的体位变化,因此建议月经来潮前后的一周[8],尽量避免跳绳、快跑等剧烈运动,这个期间的性生活也应尽量温柔。

至于预防,黄体破裂很大程度看运气,没有明确的预防措施,但还是有一些办法,能有助于减少其发生的风险:

1.重视体检,因为有些没有症状的卵巢囊肿,也会因同样的原因发生破裂或者蒂扭转;

2.有持续咳嗽或者便秘,要积极治疗;

3.一旦出现肚子疼,且不能缓解,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参考文献

[1]AkdemirA,EregenoluAM,YenielAO,etal.Life-longoralanticoagulanttherapyandruptureofcorpusluteum[J].AnadoluKardiyolDerg,,13(4):-.

[2]王霞.卵巢黄体破裂70例急救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85-86.

[3]吴新红,刘红霞.卵巢黄体破裂51例临床诊断特点[J].临床医学,,35(09):83-84.

[4]曹智莹,张越颖.急性卵巢黄体破裂34例诊断与误诊分析[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04):-.

[5]颜美荣,钟富莲.卵巢黄体破裂6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7(26):85-86.DOI:10./j.cnki.11-/r..26..

[6]关锦图,李光仪,李秋萍.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黄体破裂62例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07):-.

[7]马平红.卵巢黄体破裂治疗新进展[J].中外医疗,,35(13):31-33.

[8]李云华,方秀丽.卵巢黄体破裂46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05):-.

内容制作

阅读原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skm.com/ways/1368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