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桂枝汤治疗颈椎病体会
作者/王东强
柴胡桂枝汤出自《伤寒论》第条。曰:“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原文系指伤寒多日,表证未尽,邪人少阳而见表里同病,方取小柴胡汤、桂枝汤各半量,合剂而成。现在临床上常用以治疗颈椎病,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宣展枢机,以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疏风,只要病机贴切,灵活加减运用,效如桴鼓。
01
柴胡桂枝汤治疗颈椎病的理论依据
1.1颈椎病病变部位恰好是太阳少阳经脉循行之部位:《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膀胱足太阳之脉……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髀内,挟脊,抵腰中……;三焦手少阳之脉……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胆足少阳之脉……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少阳太阳经脉循行都经过颈项肩背部,而颈椎病的主要病变部位恰好在颈项肩背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桂枝汤疗太阳中风,柴胡桂枝汤治疗太少合病,所以柴胡桂枝汤能治疗颈椎病有经络依据。
当代伤寒大家刘渡舟教授也多用此方疗肩背疼痛,刘老认为:“太阳经脉走循人体之颈项后背部位,太阳经脉不舒时,多出现颈项以及背部的僵直不舒感,甚至出现疼痛。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主要采用解肌祛风、生津疏络的治疗方法,依据有汗无汗而出两方,有汗者用桂枝加葛根汤;无汗者用葛根汤。如颈项背部与两肩部同时出现疼痛,则上述两方的疗效就不甚理想。因为两侧不属于太阳经脉循行的部位,而是少阳经脉所过之处,宜用小柴胡汤疏利少阳经脉,用桂枝汤疏利太阳经脉,太少两经之经气运行正常,则肩背疼痛自止。此即柴胡桂枝汤治疗肩背疼痛的机理所在。”
undefined1.2病机相合:颈椎病中医当属“痹证”之范畴,乃素体虚弱,外感风寒湿邪趁隙入侵,阻滞经络,以致气血阻闭不通,病理特点为本虚标实,病机为“经络阻滞,气血阻闭”。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宣展枢机,桂枝汤调和营卫,宣畅气血,枢机转则闭自展,营卫调则血气安,所以柴胡桂枝汤宣通郁闭,调和气血,能治疗颈椎病。
02
临证心得
2.1抓主症:笔者在临床治疗颈椎病时主要抓一主症“颈项肩背部疼痛”。有其症而用其方。这是张仲景《伤寒论》对一些疾病治疗的经验,也可以成为今天我们应用经方治疗疾病的依据。虽然现代医学对颈椎病的认识和分型与祖国医学不同,这并不影响中医对颈椎病的治疗。
2.2基础方随症加减:笔者在临床上,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先明确诊断为颈椎病,颈椎病的诊断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①有颈椎病的一些临床表现(头晕、头痛、颈项肩背部及上肢酸痛、麻木等);
②影像学显示颈椎间盘或椎间关节有退行性改变;
③影像学征象必须与临床表现相一致。在诊断明确的条件下,选用柴胡桂枝汤为基础方化裁应用,对于头晕明显的病人加大柴胡的用量,可用到60g;上肢麻木明显的病人加天麻20g;项背僵直明显的病人加葛根30g;疼痛明显的病人加姜黄20g;酸痛明显的病人加秦艽、羌各活10g;恶风寒明显的病人加防风10g。临证数年,每用必获良效。
03
体会
临床治疗颈椎病笔者把握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抓主症、柴胡桂枝汤基础方加减三大原则,以宣展枢机、疏通经络、解肌祛风、调和气血为法,灵活加减运用柴胡桂枝汤。经方应用应宗经典条文之旨,扩大经方的应用范围,中医作为一种经验医学,继承并发展是其推广之门径,近至师长的临证经验,远至歧黄仲景的珠玑之言,皆需心领神会,发展应用,以冀造福人类。
好书推荐:undefined往期回顾:我的中医实习故事(80)腹胀呕吐我的中医实习故事(80)腹胀呕吐我的中医实习故事(79)一味芦根治热呕吐奶我的中医实习故事(78)药引子——丁桂儿脐贴(治小儿大叶性肌炎)曾培杰我的中医实习故事(77)药引子——金鸡独立(治胆胃不和失眠)我的中医实习故事(76)药引子——扎马步(治阴囊潮湿瘙痒)我的中医实习故事(75)药引子——艾灸足三里(治产后虚秘)我的中医实习故事(74)药引子——拍腋下(治肝郁便秘)我的中医实习故事(73)药引子——跳绳(治尿道结石)我的中医实习故事(72)药引子——转呼啦圈(治子宫肌瘤)我的中医实习故事(71)转移注意力能治病(治失眠)我的中医实习故事(70)腰酸痛与盆腔炎我的中医实习故事(69)慢性前列腺炎我的中医实习故事(68)卵巢囊肿我的中医实习故事(67)顽固流鼻水我的中医实习故事(66)牙齿长得过快我的中医实习故事(65)升阳益胃汤治阴道炎我的中医实习故事(64)——守得云开见月明(治冠心病)我的中医实习故事(63)乳腺小叶增生我的中医实习故事(62)用肉桂粥投石问路(治虚寒所致眼睛红肿溃烂)我的中医实习故事(61)试探疗法——慢性咽炎我的中医实习故事(60)食积咳嗽测试我的中医实习故事(59)辨阴阳,效果彰(治阳虚腿抽筋)我的中医实习故事(58)喉源性咳嗽我的中医实习故事(57)海马三七汤治跌打损伤后遗症我的中医实习故事(56)盆腔积液特效方我的中医实习故事(55)桂枝茯苓丸治子宫肌瘤我的中医实习故事(54)鼻炎排脓汤我的中医实习故事(53)肝胆循环(治头晕痛,眼胀睡不着觉)我的中医实习故事(52)没有堵塞就没有压力我的中医实习故事(51)腰肾有湿热,利其膀胱我的中医实习故事(50)口舌生疮我的中医实习故事(49)降胆胃治脂肪肝我的中医实习故事(48)宣白承气汤治哮喘我的中医实习故事(47)通肠强心法(治冠状动脉堵塞)我的中医实习故事(46)找出骨刺的原因我的中医实习故事(45)小儿脑积水我的中医实习故事(44)舌尖长肿块我的中医实习故事(43)升阳益胃汤治脱发我的中医实习故事(42)最好的保暖衣——火龙道袍(治手脚冰凉)我的中医实习故事(41)伤科点睛之笔——大黄(治瘀肿)我的中医实习故事(40)皮肤硬化病我的中医实习故事(39)四肢者,诸阳之本(治膝痹)我的中医实习故事(38)黄蜂蜇我的中医实习故事(37)咳嗽也遗尿我的中医实习故事(36)情志与风疹我的中医实习故事(35)夜游症我的中医实习故事(34)医生的修养及治带状疱疹我的中医实习故事(32、33)网上普及中医、后继乏人我的中医实习故事(31)痤疮的病因我的中医实习故事(30)顽固性肩周炎的真实病因我的中医实习故事(29)斗鸡的启示我的中医实习故事(28)阳光下做扩胸运动(治乳腺增生)我的中医实习故事(27)未来中医的发展(治过敏性鼻炎)我的中医实习故事(26)打败病毒用人参我的中医实习故事(25)健康真经我的中医实习故事(24)皮肤湿疹背后的元凶我的中医实习故事(23)土虚则木摇我的中医实习故事(22)成熟早了,寿命短了我的中医实习故事(21)阳和汤治工伤我的中医实习故事(20)泌尿科医生的惊讶我的中医实习故事(19)重症肌无力我的中医实习故事(18)厚土伏火治口腔溃疡我的中医实习故事(17)诊病细穷源,用药大方向我的中医实习故事(16)腋汗症我的中医实习故事(15)不消脂肪而肥胖自减我的中医实习故事(14)不消炎而火退我的中医实习故事(13)不利水而肿消我的中医实习故事——不止咳而咳止(12)我的中医实习故事——不润肠而便通(11)我的中医实习故事——中医不是慢郎中(10)我的中医实习故事——死里逃生的患儿(9)我的中医实习故事——刀下放生(8)我的中医实习故事:把荣誉当玩具(7)我的中医实习故事:意冷与脾胃不振(6)我的中医实习故事:广生堂的老中医(5)我的中医实习故事:虚陷当升提(4)大学教授的心肌梗死(3)小郎中学医记:我的中医实习故事(1/2)注:本文本转载请注明:http://www.noskm.com/ways/11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