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多囊卵巢综合征运动饮食才能打

不少女性存在月经不调,婚后不能如愿怀上宝宝的情况,其中,多囊卵巢就是原因之一,有很多女性朋友都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困扰,而且治疗起来并不容易。

多囊卵巢综合征可以引发月经失调、肥胖、多毛、痤疮、不孕、皮肤黑色素沉着,甚至合并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并发症。难道多囊卵巢真的难以受孕吗?

患有多囊卵巢,成功受孕的机会未必像您想象的那么难。

多囊卵巢≠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PCO)是B超检查过程中发现卵巢多囊样改变,仅以此作为定性依据,可能引发多囊卵巢的因素很多,包括但不限于皮质醇增高、泌乳素分泌增高等都会导致卵巢多囊样改变,其实只要是正常的育龄妇女就有20%左右的几率检出多囊卵巢,只需要排除其他的因素影响,其实并不用理会。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ysyndrome,PCOS)是青春期及育龄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及代谢紊乱性疾病之一,也是引起育龄女性继发性闭经和无排卵性不孕的主要原因。该综合征在年由Stein和Leventhal提出,以肥胖、多毛、皮肤痤疮、月经失调、不孕和卵巢多囊样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被命名为Stein–Leventhal综合征。

哪些症状提示可能患多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这种病症之所以复杂、难于诊断,主要在于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概况起来,主要是以下几种:

1、月经失去正常的规律性

具体表现为月经周期延长,患者经常数月来一次月经,老百姓俗称为“季经”,甚至闭经,有些患者则表现为经期时间长,淋漓不净,持续10-20余天。

2、高雄激素的表现

患者可有面部、背部痤疮,严重的甚至整个面部遍布痤疮,有些女性朋友乳房、腋窝、身体中线部位出现过多的毛发,最让爱美的MM们无法忍受的是胡须的出现。痤疮和多毛、皮脂溢一样,都是体内雄激素过多的临床表现。

如果家长发现女儿初潮后两三年仍存在月经稀少、闭经现象,且出现上唇、下腹、大腿内侧等处多毛现象,应高度怀疑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警报”,医院进行血液检测,看雄激素含量、胰岛素、血糖等指标是否超标。如果女孩初潮两三年后,月经仍稀少或者出现闭经,患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可能性在五成以上,应尽快进行诊断、治疗。

3、多囊卵巢指卵巢形态学的改变

多囊卵巢是指卵巢形态学的改变,表现为卵巢体积增大,B超检查时可见多个不成熟的小卵泡呈串珠状包绕于卵巢周边,俗称“项链征”,它是多囊卵巢综合症特有的临床表现之一。

4、肥胖、体重超重

很多姑娘抱怨说自己吃得并不多,但体重年年不断增长,不知不觉已经长成了“肥妹”,想减重,却非常困难。患者的突出特点是外表不胖,体重指数甚至不到23,但腰围粗,腰臀比超标。通常患者的腰围大于80厘米,腰臀比大于0.85。这种中间型肥胖又称为“男性肥胖”,原因是患者体内雄激素过高,导致脂肪有选择性地堆积在腰腹部。

5、不孕及反复流产

很多职场女性,为不孕症或者反复多次的流产所困扰,来医院检查才发现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因为这个病有排卵障碍,所以怀孕的几率较正常妇女要减少,一旦怀孕,又容易因为特有的高雄激素、高促性腺激素、高胰岛素水平以及子宫内膜容受性异常等因素而自然流产。

正因为PCOS病因的复杂性、表现的多样性,临床上称之“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为何可致不孕

女性具备了生育能力,是以月经来临为标志的,《内经》云,“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有了月经,还要按规律来。《灵枢·岁露》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月经来的周期是与天地,日月相应,每月来潮一次,如潮水涨落,信而有期,又称月水、月信。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也说:“女子,阴类也,以血为主,其血上应太阴,下应海潮,月有盈亏,潮有朝夕,月事一月一行,与之相符,故谓之月信、月水、月经。”这些都告诉我们,月经从十四岁左右初潮到四十九岁左右绝经,除妊娠期、哺乳期的生理性闭经之外,都应每月按期来潮。

如果月经周期的规律被打破,身体就会出现妇科的各种病症,其中,多囊卵巢综合征就是病症之一。

多巢囊肿综合征是女性最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之一,发病率占生育期女性的5-10%,占临床妇科内分泌疾病的20-60%,占闭经患者的25%左右,此病不仅影响女性排卵功能而致不孕,而且容易发生多毛、痤疮等,已成为影响妇女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病。

长期管理-“论持久战”

多囊卵巢综合征至今病因不明确,导致其治疗存在一定难度,需要打“持久战”。研究显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重减少5%-10%,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及排卵状况。因此,采用饮食疗法、运动疗法等生活方式干预的综合措施非常重要。

运动和饮食控制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有效的治疗方法。

1、营养管理及运动

营养治疗的总原则可概括为“均衡饮食、控制总量,合理分配,定时定量”。

营养治疗需选择均衡营养且符合自己饮食习惯的膳食;维持合理的体重:超重/肥胖患者减少体重目标是在3至6月内体重减轻5%-10%。

建议患者低盐、低脂、少糖饮食,并在主食中可适当选择含可溶性植物纤维较多的食品(粗粮),如荞麦、燕麦、小米、玉米等,多吃叶菜。可用荞麦、燕麦、小米、薏米、赤小豆、枸杞、扁豆等适量混合,浸泡后煮熟作为主食。

烹调方法:以凉拌、热炒和清炖为主,禁用煎、炸、烤等烹调方法。油: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橄榄油、茶油为主;每日用量控制在25ml以内,食盐用量控制在每日4g以内。

2、运动管理

运动总原则是:选择适量的、有节律的、全身的锻炼,量力而为、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运动的时间建议选择在早餐或晚餐后1小时进行。

运动项目可以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游泳、打羽毛球。运动要确保有“质量”:

运动的“质”是指要达到“有效心率范围”(运动中脉率=-年龄);

运动的“量”是指要求运动达到有效心率的累计时间为20-30分钟才有效。

运动的频率每周不少于5次有质量的运动,当然可以更换不同的运动形式,结伴运动更易做到持之以恒。

今日节目预告

《小心帕金森找上你》

有一种病被称为“不死的癌症”,病程非常长,犯病时也非常痛苦,严重时生活不能自理,只能依靠身边人,这种病就是帕金森,很多的老人甚至他们的家庭,都深受帕金森病的折磨。那么,帕金森病患者该如何治疗?目前治疗帕金森病的新技术有哪些?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裘涛,教你把帕金森拒之门外。精彩节目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noskm.com/ways/119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